想記錄寶寶的每周發育, 立即加入我們!
登入
討論區
首頁
母嬰健康院
兒科醫生
接種疫苗
奶量計算
生長曲線圖
生長調查
育兒
接種疫苗
根據本港衛生署建議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初生嬰兒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須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及加強劑。
了解更多
出疹為主的傳染病
!
本港衛生署建議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時間表
年齡
應接種之疫苗
初生
卡介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
一個月
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兩個月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一次)
肺炎球菌疫苗(第一次)
四個月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 第二次)
肺炎球菌疫苗(第二次)
六個月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第三次)
肺炎球菌疫苗(第三次)
乙型肝炎疫苗(第三次)
一歲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次)
肺炎球菌疫苗(加強劑)
水痘疫苗(第一次)
一歲半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小一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第二次)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小六
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減量)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
疫苗接種一覽表
接種方法
接種次數
接種時間
副作用
形式
卡介苗
皮內注射
1次
出生頭幾天
針口可能出現小紅丘疹、 潰瘍或灌膿,有機會留下輕微疤痕
政府免費提供
乙型肝炎疫苗
肌肉注射
3劑
初生時、1個月及6個月
注射部位可能會輕微疼痛,1至2天便會消退
政府免費提供(若自費接種「6合1」混合式疫苗則毋須注射
輪狀病毒疫苗
口服
分2或3劑
約半歲前完成、每劑相隔4星期
少數嬰兒有輕微發燒、 腹瀉或嘔吐等,2至3天便會減輕或消失
自費
肺炎球菌疫苗
肌肉注射
4劑
2個月、 4個月、6個月、12個月( 接種加強劑)
針口可能出现輕微疼痛.1至2天便會消退
政府免費提供
4合一無細胞混合疫苗(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小兒麻痺)
肌肉注射
4劑
2個月、 4個月、6個月、1歲半( 接種加強劑)
針口可能出现疼痛及紅腫.亦有些罕見例子會出現發高燒、持續哭鬧、 高熱抽搐等症狀
政府免費提供(若自費接種「6合1」混合式疫苗則毋須注射
6合一無細胞混合疫苗(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
肌肉注射
6劑
2個月、 4個月、6個月、1歲半、小一、小六(接種加強劑)
針口可能出现疼痛及紅腫;較疲累: 持續發燒1至2天
自費
流感疫苗
肌肉注射
每年一次
6個月以上(第一年需注射兩次, 每針需隔四星期
針口可能出现輕微疼痛.不建議對雞蛋敏感的寶寶接種
自費(有政府資助)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肌肉注射
2劑
1歲及小一
部分兒童注射5至12日內可能會發燒或出現紅疹,通常會逐漸消退
政府免費提供
水痘疫苗
肌肉注射
1劑
1歲
針口可能出現輕微疼、 可能出現輕微水泡或紅疹
政府免費提供
甲型肝炎疫苗
肌肉注射
2劑
1歲、1歲半
針口可能出现疼痛; 及輕微身體不適、 如疲倦、 發燒、 食慾不振等
自費
TOP